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21号)

发布日期:2008-08-18   来源:   浏览:271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 21 号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主 任  李荣融       
二○○八年八月十八日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督促中央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中央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5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第三条 中央企业应当依法接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所在地省(区、市)、市(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国资委按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指导督促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二)督促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对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业绩考核;
  (三)依照有关规定,参与或者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措施;
  (四)参与企业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负责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五)督促企业做好统筹规划,把安全生产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条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中央企业依据国资委核定的主营业务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分为三类(见附件1):
  第一类:主业从事煤炭及非煤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交通运输的企业;
  第二类:主业从事冶金、机械、电子、电力、建材、医药、纺织、仓储、旅游、通信的企业;
  第三类:除上述第一、二类企业以外的企业。
  企业分类实行动态管理,可以根据主营业务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二章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第五条 中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按照“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的原则,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覆盖本企业全体职工和岗位、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
  第六条 中央企业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领导负责制。
  (一)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应当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中央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统筹组织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
  (三)中央企业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管理领导责任。
  (四)中央企业其他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抓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七条 中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包括:
  (一)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负责统一领导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安委会主任应当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担任。安委会应当建立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
  (二)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一类企业应当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独立职能部门。
  第二类企业应当在有关职能部门中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内部专业机构;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应当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独立职能部门。
  第三类企业应当明确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应当在有关职能部门中设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内部专业机构。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
  第八条 中央企业应当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职能部门应当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相应岗位。
  第九条 中央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配备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国家和行业没有明确规定的,中央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和性质、管理范围、管理跨度等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逐步达到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
  第十条 中央企业工会依法对本企业安全生产与劳动防护进行民主监督,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第十一条 中央企业应当对其独资及控股子企业(包括境外子企业)的安全生产认真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责任:
  (一)监督管理独资及控股子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具备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情况;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情况;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一类中央企业可以向其列为安全生产重点的独资及控股子企业委派专职安全生产总监,加强对子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二)将独资及控股子企业纳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其项目建设、收购、并购、转让、运行、停产等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实行报批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的检查、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
  对控股但不负责管理的子企业,中央企业应当与管理方商定管理模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通过经营合同、公司章程、协议书等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和要求等。
  对参股并负有管理职责的企业,中央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参股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应当按照以上规定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中央企业应当制定中长期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体系等,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当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风险控制体系、教育体系、监督保证体系等。
  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强化岗位培训、过程督查、总结反馈、持续改进等管理过程,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十四条 中央企业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者减少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保障职工职业健康。
  第十五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包括预案体系、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支持保障体系等。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工作,落实应急物资与装备,提高企业有效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能力。
  第十六条 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和管理方案,确保重大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十七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制度,规范各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频次、控制管理原则、分级管理模式、分级管理内容等。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专项治理经费和专职负责人,按时完成整改。
  第十八条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国家和行业没有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的中央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取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户核算并编制使用计划,明确费用投入的项目内容、额度、完成期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确保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落实,并将落实情况随年度业绩考核总结分析报告同时报送国资委。
  第二十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第二十一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机制。严格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加大安全生产奖励力度,严肃查处每起责任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新闻发布制度和媒体应对工作机制,及时、主动、准确、客观地向新闻媒体公布事故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标准等应当不低于国家和行业要求。

第四章 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制度

  第二十四条 中央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的工作安排报送国资委。
  第二十五条 中央企业应当按季度、年度对本企业(包括独资及控股并负责管理的企业)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填制报表(见附件2、附件3),于次季度首月15日前和次年度1月底前报国资委。中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中央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事件后,应当按以下要求报告国资委:
  (一)境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中央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见附件4),按本办法规定的报告流程(见附件5)迅速报告。事故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上一级单位负责人报告;以后逐级报告至国资委,且每级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
  (二)境内由于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央企业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资委报告。
  (三)境外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中央企业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资委报告。
  (四)在中央企业管理的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中央企业作为业主、总承包商或者分包商应当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报告。
  第二十七条 中央企业应当将政府有关部门对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及时报国资委备案,并将责任追究落实情况报告国资委。
  第二十八条 中央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构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名称、组成人员、职责、工作制度及联系方式报国资委备案,并及时报送变动情况。
  第二十九条 中央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国资委备案,并及时报送修订情况。
  第三十条 中央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举措和成果、重大问题等重要信息和重要事项,及时报告国资委。

第五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奖惩

  第三十一条 国资委参与中央企业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并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及国务院批复负责落实或者监督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督查,督促中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中央企业违反本办法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国资委根据情节轻重要求其改正或者予以通报批评。
  中央企业半年内连续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国资委除依据有关规定落实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外,对中央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第三十三条 国资委配合有关部门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进行调查,或者责成有关单位进行调查,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三十四条 国资委根据中央企业考核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认定情况,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进行下列降级或者降分处理(见附件6):
  (一)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期内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或者发生瞒报事故的,对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级处理。
  (二)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期内发生较大责任事故或者重大责任事故起数达到降级起数的,对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级处理。
  (三)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期内发生较大责任事故和重大责任事故但不够降级标准的,对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分处理。
  (四)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期内连续发生瞒报事故或者发生两起以上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对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级处理。
  本办法所称责任事故,是指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对事故性质的认定,中央企业或者中央企业独资及控股子企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十五条 对未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中央企业,国资委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业绩利润中予以扣减,并予以降分处理。
  第三十六条 授权董事会对经理层人员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中央企业,董事会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理层人员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绩效薪金挂钩,并比照本办法的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规定执行。
  董事会对经理层的安全生产业绩考核情况纳入国资委对董事会的考核评价内容。对董事会未有效履行监督、考核安全生产职能,企业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国资委对董事会予以调整,对有关董事予以解聘。
  第三十七条 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因安全生产问题受到降级处理的,取消其参加该考核年度国资委组织或者参与组织的评优、评先活动资格。
  第三十八条 国资委对年度安全生产相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更好水平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央企业予以表彰。
  第三十九条 国资委对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条的规定执行。国务院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公共事件等级划分按《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附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安全事故类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境外中央企业除执行本办法外,还应严格遵守所在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分类表
     2.中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季报表(略)
     3.中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年度报表(略)
     4.中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快报(略)
     5.中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略)
     6.中央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降分降级处理细则

附件1: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分类表

第一类企业(33户)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第二类企业(78户)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长沙矿冶研究院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彩虹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第三类企业(36户)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商企业集团公司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
  中国华星集团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注: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由托管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比照第三类企业执行。

附件6:

中央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降分降级处理细则

  中央企业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之中,主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安全生产监管分类及事故的起数、性质、级别和责任情况,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进行降级或降分处理。
  一、降级
  (一)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低一级处理: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存在瞒报行为的中央企业。
  2.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央企业。
  3.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承担一定责任的第二类中央企业;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承担一定责任的第三类中央企业。
  4.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达到规定降级起数,且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央企业(详见表1)。
  5.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事件,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中央企业。
  (二)中央企业任期内连续发生瞒报事故或发生两起以上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对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予以降低一级处理。
 表1


类型

规模(亿元)

较大责任事故(起数≥)

重大责任事故(起数≥)

第一类企业

销售收入≥3000

6

2

1500≤销售收入<3000

5

2

销售收入<1500

4

2

第二类企业

销售收入≥3000

4

1

1500≤销售收入<3000

3

1

销售收入<1500

2

1

第三类企业

所有规模

1

1


  二、降分
  (一)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承担主要责任,事故起数未达到降级标准的,按以下标准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降分:
  1.第一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2分—0.4分,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6分—1.2分。
  2.第二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4分—0.8分。
  (二)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多方共同承担责任,按以下标准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降分:
  1.第一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1分—0.2分;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3分—0.6分;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8分—2分。
  2.第二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2分—0.4分;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6分—1.2分。
  3.第三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4分—0.8分。
  (三)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承担管理责任、次要责任、一定责任等非主要责任的,按以下标准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降分:
  1.第一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05分—0.1分;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15分—0.3分;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4分—1分。
  2.第二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1分—0.2分;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3分—0.6分。
  3.第三类企业,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扣0.2分—0.4分。
  三、其他
  1.中央企业因安全生产受到业绩考核降级处理后,不再另外降分。
  2.煤炭企业按第一类企业中第二档(1500亿元≤销售收入<3000亿元)进行考核。 



文件来源: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250936.htm

 


 
 
精彩视频
最新资讯
访谈
案例展示
培训基地
中国应急服务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蜀ICP备19029339号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51132502000046号
微信
APP下载